第二份前端工程師求職條件的反思紀錄
前言
離開前公司後,先待業休息 1 個多月,接著開始找第二份前端工程師 1 個多月。在職業轉換的階段,有更多時間與刺激,讓我反思這次的求職條件,於是隨筆記錄和分享,也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回顧與省思。
獨自陽明山大縱走,即便設定好行走的路徑,依然不確定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景色和意外之事
本文主要分成四個段落:
- 那些原本認為必備的求職條件
- 這次求職中最重要的關鍵
- 特別想感謝的事
- 後記:關於一週後再次轉職(2021.12 月時補紀)
不過由於求職條件蠻看個人的,我想要的條件不見得是你想要的,反之亦然,因此建議可以當過參考或故事看過,不能保證有什麼收穫,但或許能多些觀點,讓你想想關於求職條件這件事吧。
那些原本認為必備的求職條件
這部分紀錄我曾設想過下份要有的求職條件,但待業與求職這兩個半月左右反思的時間中,發現現階段並不一定適合的求職條件,於是移除之。
基本上在反思的過程中,會自問兩個問題:
- 為什麼要設定這項求職條件?
- 這項求職條件是否有機會達成?
如果發現設定這個目標背後的原因不合理,或是目標此次難以達成,就很可能移除這個求職條件。當然過程中還是會有其他考量原因,不過核心通常是去深思上面兩點。
想找到夠強的 role model
【起心動念】
一直多少有想在職場上找到綜合能力都很優秀,相處時會覺得未來就是想變成這樣的人啊!!!的那種 role model,因此當作求職條件。
【轉折思考】
為什麼要設定這項求職條件?原因是認為有 role model 的情況下,能夠快速地成長,於是反過來想:我沒有 role model 就不能快速成長嗎?
依照自己過往經驗,快速成長的情況好像都沒有 role model 。
更進一步歸納思考發現,對我而言快速成長的要件是:
- 有擔任項目 owner
- 有價值的持續輸出
- 有多人共同討論提供更多觀點
例如:Appworks School 最後階段,要產出完整的求職作品,一個多月期間從零學習 react、firebase 等技術(已具備 HTML / CSS / JavaScript 前端基礎能力),實作能夠上線的 SPA 網站,整個產品從需求發想、wireframe、front-end、資料庫等等都是自己來,產品 owner 就是自己,短期內必須大量輸入知識、輸出程式碼,壓力雖不小,但成長幅度也很大。最終成果雖有超多可優化之處,但依然很有成就感,能有段時間,非常專心地做出自己發想的產品,感覺超棒。
其他相似經驗還有大學時期擔任畢業講座的總負責人、轉職前端工程前的工作擔任過專案計畫負責人、首份前端工作擔任小型產品前端負責人、首份前端工作擔任中型產品負責教育訓練等等。
所以根據上述,就已否定原本需要 role model 才能快速成長的想法。
再者,要從面試的過程中知道未來合作夥伴中,有沒有人是符合你想要的 role model 實在很難,即便有朋友在那間公司,他覺得的 role model 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role model,每個人想要的 role model 都不太一樣。
【結論想法】
後來認為,適合的方式或許是在每個合作對象中,多少找些不錯的地方來學習,也有助於成長,而非僅找一位能全然符合的 role model。
當然如果能遇到很讚的 role model 超棒,我想成長一定會更快速有效率,但算是有點可遇不可求的加分條件,而非必要條件。
回扣到想讓自己「快速成長」這點,求職條件可以找到更吻合下面項目的工作:有擔任 owner 的機會 、實踐有價值的持續輸出 、有人能共同討論更多的技術、產品、公司觀點等。
想要很自由的工作時間
【起心動念】
覺得自己在生活中算蠻喜歡隨性自在的人,所以在思考是否也會想要完全自由的工作時間,例如:幾點來上班都行,幾點下班都行。
【轉折思考】
反思上份工作遠端工作的經驗,如果完全隨意的工作時間,似乎反而會讓我作息變得很混亂(可能需要更多練習)。
經過思考後,我個人而言,工作與生活是可以切蠻開的,工作上比起很自由,我似乎更喜歡是保持效率的這件事。該工作就全力以赴,該下班放鬆就和朋友玩得開心。
有規律的工作習慣,然後偶爾幾天想休息時,有權利選擇遠端或者放假充電才是有效且適合我的方式。
【結論想法】
當然,工作時間超自由,例如:每天坐滿 8 小時就好,上下班時間隨選 ,當然很不錯,等於有絕對的選擇權。但這算加分條件,不是必備求職條件。
回扣到想讓自己「有權選擇暫時放假充電」這點,求職條件可以試著找到有比勞基法更多的假期,或上下班時間有點彈性的公司。
想要去願景符合自我實現的公司
【起心動念】
一天要工作 8 小時,如果能找份公司願景有機會能呼應到自我實現的公司(例如:假定是崇尚環保之人,就到替環境付出的公司 ; 假定是為教育最有價值之人,就到翻轉教育產業的公司),應會認為工作有蠻不錯的意義。
其實 NPO 更有機會,因為較專注於非商業的理念目標。然而目前尚未考慮,主要是希望先在資本市場打滾觀察商業模式運作 ,以及依然在追求薪資快成長的階段,背後原因是轉職前端時,是借款十萬多去轉職,未來想避免想投入某件事情時,連基本的錢都沒有的狀況,因此打算先存一定款。
【轉折思考】
這次瀏覽職缺後似乎沒找到那種:願景符合我的自我實現,我超想去全力實踐他們的理念的這種公司。
原因目前覺得有兩個:
很難驗證公司是否真的在朝著願景前進,以及公司願景的實踐(不是說說的那種,是真的做的事情)是否真的能符合自我實現。 即便公司願景沒符合自我實現,工作時依然有機會獲得成就/貢獻感,重點似乎該是找到那些創造成就的機會,讓工作有成就/貢獻感。 此外,把自我實現跟公司綁在一起,究竟是好或壞,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,因為如果有太大的期待落差,就很容易想離職,而期待落差很容易發生的,畢竟一般公司仍是商業目標重要,願景輔助或說說居多。
另外,如果自我實現跟公司願景吻合,且公司的確實際走在往願景的路上,但我個人沒有 own 項目、沒有認真討論技術議題的對象、沒有挑戰獲取成就感,這樣我也 ok 嗎?好像不行。
【結論想法】
自我實現,其實有機發生在上班之外的個人時間,例如:加入某個計畫或團體,甚至自己發起自己做都行。
老實說,在工作時就能呼應自我實現這件事情,並非完全捨棄,只是現階段似乎無法達成,因此不是這次的必要求職條件,如果未來有機會遇到,也會很想嘗試看看。
想要外界看起來蠻強又有名的公司
【起心動念】
外界公認蠻強且有名氣的公司,技術強度通常很足夠,而且未來找工作履歷上也會比較漂亮。
【轉折思考】
這些公司通常都已是中大型公司,我目前更想找扁平的小型公司,上間已經在 4–5 百人公司待過,想換個方向試試,看看是否更適合在小型或新創環境下擔任軟體工程師。
反過來想就是,如果不去外界公認蠻強的公司,未來找工作時,技術與履歷會不會有很大的問題?
技術能力的提升,就我上份工作經驗來說,偏向靠自己深入研究以及與團隊夥伴討論,而非把公司的 feature 做出來就行。而且現狀而言,我才 1 年 4 個月左右的前端經歷,理論上,應該不難在公司中找到新的東西學和實踐。
履歷能否找到下份更好的工作,就我這次求職經驗來說,履歷只是門票,好的履歷能讓你有更多面試的機會,而好的履歷重點是做了解決什麼問題,只要持續解比較困難或沒挑戰過的問題,就有機會讓履歷好看。此外,拿到面試門票這點,也有機會靠朋友或社群內推解決。
更重要的是後續的面試。比起很多職業,軟體工程師的能力在面試算較好驗證,現場 live coding,請你打打 API 做出面試官要的 Feature,接著討論你的 code 怎樣寫更好,再加上過往技術經驗的細節對答,只要面試官有用心規劃,不容易唬爛,也能瞞知曉你有沒有料。
所以我認為不會因為履歷上少了很有名的公司,就直接導致下份工作找不到或者變很差的情況發生。
【結論想法】
這邊還沒有討論到我有沒有辦法應徵進去強的公司 ,意思是可能想去但還沒能力應徵進去 Orz
但在思考為什麼設定這目標時,就認為可先不作為本次的必備求職條件。
當然知名大公司還有更多好處,只是尚不在我此次求職考量當中,或許未來會有不同的考量,會再去挑戰。
小結
當然還有其他原本有考慮,但後來移除的求職項目,只是以上幾點是我特別想記錄下來以及分享,順便看看一段時間後,自己想法是否不同。
這次求職中最重要的想法
這部分記錄下我認為這次求職最關鍵的部分,不會羅列自己的求職條件,就只談談最關鍵的想法:「工作成就 / 個人成長 / 健康生活的平衡」。
工作成就
工作要有項目可以挑戰,並能寫進履歷中,最好能包含質量化指標。
最好有不少機會能 own 項目,可以是大項目如產品前端 owner、公司 UI 庫前端 owner,也可以是小項目如新人訓練 owner、Epic Task owner 等。有 own 項目通常成長會較快,履歷也會好寫。
不過有點蠻重要的,就是希望 own 的項目是有我認同的價值在,無論是技術的必要優化或是有商業價值的新功能都行,而非只是為了履歷好看而做。
工作成就很重要,不能沒事做或沒什麼挑戰,不然大概很快就想再跳公司或團隊,去挑戰更想做的項目。
個人學習
個人學習其實會牽涉到上班以及下班時間的議題。
以上班來說,我認為只要有擔任項目 owner,且持續思考如何能獲得過去沒有的經驗,就會持續成長,而且這個成長偏向: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。
以下班來說,我認為要持續輸出,可以只是輸出給自己看的筆記、分享對外的技術文章、獨自或和他人合作寫 side project 、錄製教學影片都好,輸出會帶動輸入,藉此吸收內化知識,進而成長。
此外,因為我英說超爛、英聽很普,且未來一定會想去跨國多元的工作環境,因此下班時間中,需規劃英文能力的提升,是必要的學習項目。
長期來看,個人學習影響的不僅是工作,而是整個職涯發展。
健康生活
有一年左右的時間,在持續脹氣和胃食道逆流的狀態下工作與生活,過程中照過兩次胃鏡一次大腸鏡,吃過無數腸胃藥,身心被消磨不少。這現象終於在待業間,經持續運動、調整睡眠、舒緩身心後,大幅度好轉。
以幸運的角度去看待健康失調,至少它發生在 30 歲以前,讓我實際體驗到健康的重要性,因此把健康生活,直接列入我本次的求職目標中,藉此不再忽視它。
健康生活與長遠的個人發展高度相關,職涯畢竟是馬拉松,不是短跑。
小結
「工作成就 / 個人成長 / 健康生活的平衡」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「平衡」兩個字,因此用時間來粗估分配看看。
一週以 168 小時來看,扣除交通或吃飯或就醫之類的時間,大概還有 140 小時,很大略地粗估:
- 工作成就:期望約 40–50 小時,可接受非常態性加班,例如:產品上線前、線上 Hofix 、活動監控等要加班處理,是合理可接受的。
- 個人學習:期望約 15–20 小時,純看下班時間的學習,看文章、寫文章、side project、學英文都算。
- 健康生活:期望約 70 小時以上,例如:每週睡眠至少 50 小時以上,健身等運動至少 5 小時,人際生活相關 12 小時等等。
老實說,這些都是粗估不會很準,但大方向是:「每週在公司付出的時間,目標是 50 小時內,可以選擇性加班做更多,但不加班應是常態。」
當然這是本次求職的狀況,未來很可能再調整,如:老了睡眠變少,其他項目時間就可增加,又或找到更適合的方式,在保持健康同時又付出更多時間在工作與學習,又或根本無法學習那麼久,就日後再調整,且戰且走。
這邊補充一個蠻喜歡的想法:
不一定非得完全捨棄什麼,才能達到特定目標,通常只是時間分配的調整
並不認同如果想要工作成就,就必須放棄健康生活這種絕對的選項,重點是要怎麼調整兩者的時間分配,達到合理的平衡。
現實中很少有二元對立的選擇,通常重要的不是選擇二元對立中哪個選項,而是怎麼找到這二元中的平衡點,作為第三個或更多的選擇。不需要非黑即白,可以是偏黑或是偏白的灰色。
因此綜合來說,我本次的求職條件,都會是「工作成就 / 個人成長 / 健康生活」核心想法的延伸,包含但不限於:對於公司文化、個人成長、團隊夥伴、產品狀況、基本年薪等等的規劃。
特別提一下,有個重點是「基本年薪」的設定,為什麼談年薪重要呢?因為學英文、找健身教練、健康檢查、生活品質等等都要錢,而且也會影響下份的薪水的 Basic,所以還蠻重要的。
不能保證把求職條件列出來,就會找到適合的工作,但至少機率高一點,即使最後找到期待落差大的工作,也可以反思先前列出的求職條件是否有要調整的地方,總之,有認真想過多少會有收穫啦。
特別想感謝的事
在寫這篇文章時,自然而然地冒出想感謝的事情,就寫下來吧。
感謝讓我有所省思的文章
【從自身經驗談談職涯上的選擇】
- 選錯工作的代價沒有想像中的高:卡太久原地不動的時間成本其實更高,而且如果真的選錯,可以在一兩週內快速離職再找,甚至回過頭問問已經拒絕的 offer 是不是還有機會(試著真誠、清楚地說明為何上個抉擇是錯的)。
- 任何選擇都有學習的機會:好的經驗來自正確的選擇,正確的選擇來自於錯誤選擇的經驗。無論選擇結果的好壞,只要認真地反思,就有學習的機會。此外,如果在人很少的情況下,團隊或技術環境是有機會被優化改變的,而這個改變的經驗,無論成功或失敗,都能幫助你成長(當然要考量改變的成本,成本太高、改變失敗時,離去可能是更好的選項)。
【你可以沒有熱情,但不應該自我設限】
- 對於技術有高度熱情,的確可以讓人很自然地在技術上越變越強。
- 然而有沒有熱情這件事是光譜,只要不是完全沒有學習的動力,就能在技術上持續成長,或許比較緩慢,但要當作職業是可行的。
- 在不設限的學習中,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學習,如果哪天對軟體工程完全沒熱情,那就換條路走,學習的思維是可以帶著走的。
【給沒有夢想的人的職涯指南】
- 蠻認同專注在努力本身而非思考職涯的選擇是比較輕鬆的,人類往往會選擇比較輕鬆的路走,所以要提醒自己不能只是埋頭做,要持續反思。
- 現階段完全沒有理想 or 沒有去實踐理想沒關係,重點是有規劃地走在持續提升職涯選擇權的路上(技能的提升、足夠的金錢、學習的能力等),或許哪天有機會在路上遇見理想,並且有選擇前往的能力。
還有其他省思的文章,可能被我遺漏,如果有想到都會再補上。
感謝面試趣、比薪水、GoodJob 等職場資訊平台
覺得職場透明化是很讚的事情,無論是面試或者薪水都是,有時候光是看看面試的問題,就知道不用去面試這間公司。
這邊非常鼓勵大家能多去這些平台,留下面試或薪資相關的資料,讓勞方有更多資訊可以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。
感謝幫我模擬面試、和我隨聊職涯、推薦我工作的朋友們
阿阿阿能在人生、工作不同階段,甚至社群網路中,都交到少數幾位能深聊與保持聯絡的朋友們,真的很幸運啊,持續互相回饋!感謝大家!
後記:關於一週後再次轉職
這篇文章寫完後一陣子,在 11 月底時,Onboard 一間新創公司,經過一週的工作與思考,加上與 CEO / PM / Frontend 們各方對談後,我決定立刻離職,最主要的原因在於「現階段沒有產品可以做,與面試時提到的:加入後會參與從零到一的產品製作,會忙碌」有很大的期待落差。
會補紀錄這件事情,是因為本文在「感謝讓我有所省思的文章」段落中,有提到一段話:「選錯工作的代價沒有想像中的高:卡太久原地不動的時間成本其實更高,而且如果真的選錯,可以在一兩週內快速離職再找,甚至回過頭問問已經拒絕的 offer 是不是還有機會。」,我算是實踐自己寫過的話。
必須說,做決策的過程,內心會充滿很多反思對話與自我懷疑,而且也必須面對他人眼光,沒有想像中容易。
然而,回過頭省思核心的求職目標,就是沒達到我面試時的期待,因此在與多方對談,直接地說明原因後,就選擇離職。
整個驗證、決策、行動的過程約一週,不是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決定,但是我認為該做的都做了,像是:有回答每個人對我的離開的疑問或挑戰、提供對團隊與公司的 feedback (不過回想起來或許可更溫柔些,甚至不一定要說?這並不是很確定。),拖越久對我或公司而言,時間與金錢成本都越高,因此立刻離開是當下認為最好的選擇。
離開後我蠻快地展開下一步行動,在離職當天,我寫封信寄給先前有發 offer 給我,且我認為有符合求職目標的公司,基本上包含:
- 真誠說明我為何選擇一週後離開前公司。
- 詳細說明我的求職目標和決策脈絡。
- 提供方案:如果對我還有興趣,希望能再次和未來合作夥伴對談,確認更多細節項目; 同時,對方可以對我重新行為面試以及 reference check 等,藉此避免彼此可能的期待落差。
隔天一整天,經過與未來可能的合作夥伴對談、人資的確認、書信流程的往來後,就確定他們會再發 offer 給我,且我也會前往該公司就職。
整體而言,只是想呼應先前寫到的「選錯工作,真的可以與多方會談後,決定是否快速離職」,比起不做選擇原地踏步猶豫過久,不如仔細思考、驗證後,便選擇當下認為最好的選項,並持續反思調整,如果不符合就再次思考、驗證後,下決策,這樣會更有效率些。
久而久之,對於職涯的選擇或許就能更有效率且符合自我期待吧,畢竟,好的經驗來自正確的選擇,正確的選擇來自於對錯誤選擇的反思。
這是現在自己的想法,於是後記補上。
最後分享比較負面的心情,避免誤以為在過程中總是正面的態度,事實上,在這過程中,狀態是低落的,原因來自於即便已經認為自己省思不少,依然在選擇後,產生不少的挫折感與不確定感,也算因此沒有選擇再面試更多間有挑戰的公司,似乎也有走輕鬆路的情況,不可取 Orz。
但這也都是練習,練習在對職涯決定不確定時,依然把工作做好、生活過好、持續精進自己,替未來鋪路。
如果有新的反思會再記錄於新的文章中。